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进一步拓展了亚热带建筑研究。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日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建筑自然降温、通风、防潮、古建筑防雷、防洪、防震等展开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华南地区的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及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研究理念和专业教育特色。
1959年,罗明燏教授等设计了当时亚洲最大跨度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顺德人民礼堂屋盖,入选建工部《建筑设计十年1949-1959》;1968年,莫伯治院士团队设计了被誉为“中华第一楼”的广州宾馆(1968-1976年全国最高建筑);1978年,林其标教授团队“亚热带建筑遮阳与隔热”荣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建筑学科已成为全国特别是华南地区教育和科研重要基地,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的建筑学科人才,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容柏生、张佑启、何镜堂、吴硕贤等六位院士和袁培煌、黎陀芬、赵祖望、饶维纯、方小丹、倪阳、孙一民等十一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78年国家批准我校成立教育部亚热带建筑研究室;2005年设立亚热带建筑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初,在原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以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核心,融合声学、光学、交通、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城市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经科技部批准建立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9月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11月份正式启动建设,2010年6月通过科技部的验收,2013年和2018年分别通过科技部评估。2023年4月份完成重组,更名为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77名,其中科研人员162名,技术人员13名,管理人员2名。研究队伍包括:中国两院院士5人、其他国家院士2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全国设计大师11人,国家优青/青年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24人。正高职称116名,副高职称57名。实验室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客座研究人员84名。
实验室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紧围绕亚热带建筑与城市智慧转型与降碳增韧的理论和技术等重大科技问题,研究解决湾区协同发展与气候适应、建筑绿色设计与文化传承、结构低碳建造与韧性提升、城市智能感知与数字驱动等重点任务,重点攻克高密度城市全生命期演化规律与多目标协同规划理论、新老工程系统更新与性能提升机制、疫情应急调控机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气候、建筑、结构、城市与人的多尺度耦合影响机理,建筑声、光、热多元环境要素与人的多感交互规律,结构气候适应、绿色建造、循环利用多目标协同机制,城市多灾害链式传播、韧性耦联与功能恢复全链条耦合机理、最低干预遗产保护理论等关键科学问题。力争通过5-10年的建设,形成亚热带建筑与城市智慧转型和降碳增韧的世界级研究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投诉邮箱labbuild@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bbuild.cn/5564.html